:文化園區管理科 今年114度蕭壠國際藝術村與荷蘭當代藝術機構iii共推藝術交流展《幽聲浮光》,由荷蘭藝術家瑪莉絲卡•德赫羅特(Mariska de Groot)於駐村期間探索並採集在地靈異故事,結合家鄉古老傳說「白衣女子」,推出成果展《幽聲浮光》,透過聲音採集、霧氣及光影,將展覽營造出神秘的氛圍,邀請觀者進入一處彷彿遊走於不同世界、如介於超自然的感官空間!展覽在蕭壠文化園區A2館於本周四(24)神秘開展,為臺南挹注豐富的藝文資源。
荷蘭藝術家瑪莉絲卡•德赫羅特(Mariska de Groot),是一位跨領域藝術家,作品著重在營造光、聲音、和空間的互動,藝術家自看似簡單的歷史發明中汲取靈感,並利用實驗手法,重新詮釋這些作品,在科技、感知、和空間體驗中穿梭探索。藝術家運用敏銳的感知力製作樂器,創作沉浸式裝置藝術,並藉由光、聲音、和動作,讓空間呈現出動態、多感官體驗的氛圍,為觀者營造出奇幻超自然的體驗。
蕭壠國際藝術村諮詢顧問陳明惠教授分享了一段特別的經歷。她提到,2023年11月在荷蘭當代藝術機構iii初次遇見荷蘭藝術家瑪莉絲卡.德赫羅特(Mariska de Groot),沒想到這次又在蕭壠重逢,這段緣分讓她倍感珍惜。巧合的是,瑪莉絲卡.德赫羅特在蕭壠駐村創作期間,正值丹娜絲颱風來襲,強風導致蕭壠文化園區內樹木倒塌。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彷彿聽見了樹木的哭泣,這份感受觸動了她。因此,她在原有的創作基礎上,撿拾了園區內的枯枝和掉落的鳥巢,將這些元素融入作品中。瑪莉絲卡.德赫羅特的裝置藝術運用新媒體科技,將戶外的風、植物和霧氣引入展間,透過藝術創作,將風災的經歷轉化昇華,呈現出獨特的生命力與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