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獎學金
Postgraduate Research Grant for the Study of the Tainan Region
為鼓勵臺南研究,關懷鄉土與人文發展,設立「臺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研究獎」。本獎助金在於鼓勵博碩士候選人投入參與臺南地區人文與社會科學之研究,以期激發世人對於鄉土的認同與關懷。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與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共同辦理。凡經教育部立案之國內、外大學或獨立學院之碩士班研究生及博士候選人,申請者於該年度未獲其他獎助,且可望於獲獎助起之後兩年完成論文者為對象,不限國籍,皆可申請。每年2月至5月進行徵選,獲獎者博士2名,每人獎金10萬元,碩士5名,每人獎金5萬元(依據當年度申請要點為準)。
歷年獲獎名單
博/碩 |
年份 |
姓名 |
學校系所 |
論文題目 |
類別 |
連結 |
---|---|---|---|---|---|---|
碩士班 |
2004 |
柯喬文 |
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 |
《三六九小報》古典小說研究 |
文學 |
|
碩士班 |
2004 |
周相伶 |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
最甜蜜的學校—糖廠附設小學的故事,從台糖子弟學校到小班小校,以嘉南地區糖廠小學為例 |
教育 |
|
碩士班 |
2004 |
楊美麗 |
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 |
陳壽彝的作畫生涯與作品分析 |
藝術 |
|
碩士班 |
2004 |
盧羿廷 |
靜宜大學 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 |
嬰兒潮世代婦女老年生活形態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 |
社會 |
|
碩士班 |
2004 |
許永河 |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
光復前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 |
區域發展 |
|
碩士班 |
2004 |
鄭萱怡 |
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
烏山頭古代人DNA序列分析 |
考古、人類學 |
|
博士班 |
2004 |
湊照宏 |
東京大學大學院 經濟學研究科 |
戦時・戦後復興期における台湾曹達工業の展開 |
產業 |
無 |
碩士班 |
2004 |
王朝陽 |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灣文化研究所 |
新化地區陰廟鬼神崇拜初探 |
民俗、宗教 |
|
碩士班 |
2004 |
陳鈴琴 |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
死生之境:台南南郊竹溪沿岸墳場地景之文化與構成分析 |
民俗、宗教 |
|
碩士班 |
2004 |
陳桂蘭 |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灣文化研究所 |
台南縣民宅門楣辟邪物及其變遷研究 |
民俗、宗教 |
|
碩士班 |
2004 |
衛予航 |
德國科隆大學漢學系 |
台灣眷村中人際關係的衝突與融合--以台南地區的眷村為研究中心 |
其他 |
無 |
碩士班 |
2005 |
蘇莠媚 |
成功大學護理碩士班 |
走入烏腳病的原鄉烏腳病患者罹病歷程的生活經驗與衝擊 |
社會 |
|
碩士班 |
2005 |
鍾順利 |
成功大學建築系碩士班歷史保存組 |
臺灣日治時期公設消費市場建築─以台南市為例 |
建築 |
|
博士班 |
2005 |
陳俊安 |
台灣大學地理所 |
雲嘉南國家風景區形成的空間歷程之研究--台南縣濱海區域發展政策影響之分析 |
區域發展 |
|
博士班 |
2005 |
包瑞同 |
Cornell University Anthropology |
A descent to the underworld: givic acceptance and moral complicity in Tainan county |
考古、人類學 |
無 |
博士班 |
2005 |
陳叔倬 |
Stanford University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
A Genetic study of the Siraya(西拉雅) population and the admixture history with Taiwanese in Tainan |
考古、人類學 |
無 |
碩士班 |
2005 |
李嘉津 |
台南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 |
關廟竹籐發展之研究 |
產業 |
|
碩士班 |
2005 |
周政賢 |
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
台灣民間「地基主」信仰之研究-神、鬼與神聖空間的辯証 |
民俗、宗教 |
|
碩士班 |
2006 |
楊美莉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 |
陳俊州繪畫生涯研究 |
藝術 |
|
碩士班 |
2006 |
許耿肇 |
國立台南大學-碩士 |
七股大潭寮聚落-許姓家族的移墾與開發 |
區域發展 |
|
碩士班 |
2006 |
李宜芳 |
國立台北大學 民俗藝術研究所 |
台南市製香業香品之研究 |
產業 |
|
碩士班 |
2006 |
王建鈞 |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
戰爭與殖民產業:台灣碱業的發展(1930-1960) |
產業 |
無 |
碩士班 |
2006 |
楊淑玲 |
國立清華大學-碩士 |
台南地區姑娘信仰與傳說之研究 |
民俗、宗教 |
|
碩士班 |
2007 |
小林春輝 |
埼玉大學大學院文化科學研究科 |
台灣日本語世代的identity |
歷史 |
無 |
博士班 |
2007 |
Shufelt, John蘇約翰 |
University of SheffieldEnglish Literature |
Imagining Formosa: Victorian Writings on Taiwan, 1860-1885 |
文學 |
無 |
博士班 |
2007 |
沈倖如 |
EHESS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法國巴黎)社會學 |
打造台灣勞動者----以兩個政權下的糖業勞工為例 |
產業 |
無 |
碩士班 |
2007 |
康詩瑀 |
中央大學歷史系 |
台灣臨水夫人信仰之研究-以白河臨水宮.台南臨水夫人媽廟為例 |
民俗、宗教 |
|
碩士班 |
2007 |
Menheere,Yves 孟逸夫 |
Leiden UniversityChinese studies/Anthropology |
Zhaijiao 齊教 in modern Taiwan: the case of the Tainan Dehuatang 德化堂 |
民俗、宗教 |
無 |
博士班 |
2008 |
藤井康子 |
日本京都大學教育學研究科 |
1920年代台南地區住民的地方社會改革運動 |
歷史 |
無 |
碩士班 |
2008 |
吳昭儀 |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 |
台灣公衛史和醫療史中的烏腳病(1950-1960) |
歷史 |
|
碩士班 |
2008 |
馬美娟 |
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系/戰後台灣史 |
國家、地方、退役軍人-戰後龍崎工廠的發展 |
歷史 |
|
博士班 |
2008 |
清水美里 |
東京外國語大學大學院地域文化研究科 |
嘉南大圳的「水的支配」 |
產業 |
無 |
博士班 |
2009 |
黃德銘 |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台灣史 |
異文化激盪下的台灣菁英-以長榮中學為核心的探討(1885-1945) |
歷史 |
無 |
碩士班 |
2009 |
洪培修 |
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
林芳年及其作品研究 |
文學 |
|
碩士班 |
2009 |
黃曉琪 |
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
清代十八重溪流域的開發與地權轉移 |
區域發展 |
|
博士班 |
2009 |
顏廷伃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
族群辨識與互動的考古學研究-以台灣西南平原的考古學研究為例 |
考古、人類學 |
|
碩士班 |
2009 |
邱湘惠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
戰後南鯤鯓代天府的發展與演變 |
民俗、宗教 |
|
碩士班 |
2009 |
黃名宏 |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
吟歌演武誓成師-西港仔香傳統陣頭的宗教性格 |
民俗、宗教 |
|
博士班 |
2010 |
魏聰洲 |
法國社科院歷史與文明 |
台灣鹽業管理之日、中、美模式交錯史,1940~1960 |
歷史 |
無 |
碩士班 |
2010 |
黃懷賢 |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
清末開港到日治時期的傳統商人團體-以臺南行郊為例 |
歷史 |
|
碩士班 |
2010 |
陳鈺昇 |
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
再現眼鏡王朝-大台南市眼鏡製造業的興衰與調適 |
產業 |
|
博士班 |
2010 |
杉山 美也子 |
國立大學法人兵庫教育大學大學院連合學校教育研究科 |
日治時期台灣的養豬業:以台南地區為中心的探討 |
產業 |
無 |
博士班 |
2010 |
林昌華 |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宗教研究所 |
Calvinism in Formosa(1624-1662)-A remarkable Paradigm shift |
民俗、宗教 |
無 |
博士班 |
2011 |
鄭維中 |
Leiden University History |
Merchant prince and King’s merchant: The origin of overseas Chinese trans-national entrepreneurial network around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 (1636-1683) |
歷史 |
無 |
碩士班 |
2011 |
李品臻 |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碩士班 |
台南虱目魚飲食文化的地方形塑 |
產業 |
|
博士班 |
2013 |
曾于蓁 |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
學甲--上海漁業契作與台南選舉版圖變化利益、接觸與政治認同 |
政治 |
|
碩士班 |
2013 |
邱淙淨 |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 |
小農,農產品品牌建構之研究-以柳營鮮奶為例 |
產業 |
|
碩士班 |
2013 |
楊家祈 |
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
臺南拜溪墘文化及其相關祭儀與村莊變遷 |
民俗、宗教 |
|
碩士班 |
2013 |
黃麒晏 |
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
西港香開基十三庄-打鐵庄池府千歲研究 |
民俗、宗教 |
|
碩士班 |
2013 |
黃耀慶 |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
台南市善化區右先方遺址新石器時代牛稠子文化陶器研究 |
考古、人類學 |
|
碩士班 |
2013 |
蔡詠薇 |
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 |
台南城市色彩之研究─以舊城區為例 |
藝術 |
|
博士班 |
2014 |
錢克綱 |
愛丁堡大學社會學 |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Particularity and Universality of Things: the mobility and variability of farmed milkfish across the Taiwan-Strait |
產業 |
無 |
碩士班 |
2014 |
郭柏君 |
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
臺南府城廟宇建醮文化之主普關係研究-以舊城區為例 |
民俗、宗教 |
|
碩士班 |
2014 |
柯渝婕 |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
從蔦松遺址與西拉雅民族誌討論該遺址內部的性別關係 |
考古、人類學 |
|
碩士班 |
2014 |
蔡昀姍 |
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
社會變遷下臺灣即將消失音聲之現況分析─以臺南與屏東地區算魚栽歌為例 |
民俗 |
|
碩士班 |
2014 |
Magdaléna Masláková(美娜) |
Masaryk University Bron, Czech Republic Department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
Taiwan as the Promised Land?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and its struggle for inculturation |
宗教 |
無 |
碩士班 |
2014 |
劉廷彰 |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 |
藉書藝跨越時代──羅秀惠(1866─1942)的生平及書法研究 |
歷史、藝術 |
無 |
碩士班 |
2015 |
此木駿 |
日本工學院大學建築學系 |
工手學校卒業生が設計に携わつた歷史的建造物に関する研究 A study on historica architecture where graduates of Koushu-gakkou involved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
建築 |
無 |
碩士班 |
2015 |
王愛雯 |
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
安平靈濟殿「孤棚祭」研究 |
民俗、宗教 |
|
碩士班 |
2015 |
林俊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
清代臺灣的龍眼貿易與地方社會 |
產業 |
|
碩士班 |
2015 |
許元馨 |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
探討以羅馬字教習台語的學習成效與語言學習態度的相關性分析研究--以103年臺南市國小一年級試辦班級為例 |
台語文 |
|
碩士班 |
2015 |
蔣秉真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亞學系人類學碩士班 |
西寮遺址各文化時期環境變遷對生業型態的影響--以探坑P62~P66出土陸生動物骨骼遺留為例 |
考古 |
|
碩士班 |
2016 |
黃秀蕙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
剪黏尪子堵在臺南地區的展現和由來 |
藝術 |
|
碩士班 |
2016 |
李思儀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
二二八事件期間雲嘉南地區的反抗行動 |
歷史 |
|
碩士班 |
2016 |
劉鳳玲 |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
府城官廟日治以前匾額之探索 |
歷史 |
|
碩士班 |
2016 |
陳幸宜 |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
《鯤洋文藝社報》之研究 |
文學 |
|
碩士班 |
2017 |
羅宥騏 |
國立清華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學程 |
從內需到外銷的楠西楊桃---談商品化小農的社會經濟運作 |
產業 |
|
碩士班 |
2017 |
王怡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 |
2015年台南市登革熱疫情分佈狀況及擴散因素分析 |
其他 |
|
碩士班 |
2017 |
張淑賢 |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
臺南施家道壇研究 |
宗教 |
|
碩士班 |
2017 |
陳亭靜 |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
西方教育與臺灣女性 - 以臺南長老教女學為例(1879-1922) |
歷史 |
|
碩士班 |
2017 |
黃柏華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 |
同傳藝夢—從臺南長老教會圖像典藏透視 英國聖教書會在華(1876-1957)圖像出版之文化意涵 |
藝術 |
|
碩士班 |
2018 |
陳岳佳 |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 |
臺江浮覆地之濕地及聚落型態研究 |
聚落 |
|
碩士班 |
2018 |
李耘衣 |
國立臺灣藝術大 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
臺南地區書店變遷與轉型研究 |
產業、文學 |
|
碩士班 |
2018 |
潘秋如 |
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
戲劇課程發展國小學童之地方感-以臺南西港為例 |
戲劇、教育 |
|
碩士班 |
2018 |
李橋河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
文化展演與再媒體化:以臺南麻豆地區婆姐為例 |
宗教、文化 |
|
博士班 |
2019 |
NURUL DWI PURWANTI 普莞笛 |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
Creative Governance in The Creative Cultural City: Case Study of Tainan English Friendly City Policy |
文化政策 |
無 |
博士班 |
2019 |
黄意文 |
Birkbeck,University of London (United Kingdom) Department of Film,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
The Distinctive Role of Local Governance in Cultural Policy: a Case Study of the Taiwan’s Capital of Culture, Tainan City |
文化政策 |
無 |
碩士班 |
2019 |
朱怡臻 |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
南方女建客:臺灣戰後第一代本土女建築師王秀蓮 |
性別、歷史 |
|
碩士班 |
2019 |
鄭羽伶 |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
府城妝佛工藝的在地化──「金芳閣」陳金泳及其作品之研究 |
藝術 |
|
碩士班 |
2019 |
徐翊倩 |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
從穩定同位素探討新石器晚期至金屬時代人類對於豬隻豢養行為 以臺南地區西寮遺址為例 |
考古 |
|
碩士班 |
2019 |
蔡樽賢 |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
臺南三分子軍事場域的演變與利用 |
歷史 |
|
碩士班 |
2019 |
呂韻如 |
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 |
西港仔刈香音樂性文陣之研究 |
宗教、音樂 |
|
碩士班 |
2020 |
林泓瑜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
臺南、高雄地區鄭氏時期保里名與「甲」字地名、營鎮地名的形成及變遷 |
地理、行政制度 |
|
碩士班 |
2020 |
黃奕鈞 |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
全國性政見與地方選舉:以臺南、高雄市議員選舉為例 |
政治 |
|
碩士班 |
2020 |
李奕樵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
日治時期臺南地區新式糖廠與市街發展的關係 |
地理、產業 |
|
碩士班 |
2020 |
陸昕慈 |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
「古鹿耳門媽祖宮」至「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媽祖信仰脈絡研究 |
宗教 |
|
碩士班 |
2020 |
鄭斯文 |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建築歷史與文化資產保存組 |
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於亞洲的城堡要塞建築之研究:以臺灣、爪哇與摩鹿加的城堡要塞為例 |
建築、荷據時期 |
|
碩士班 |
2020 |
邱瓊儀 |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建築歷史與文化資產保存組 |
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殖民城市規劃比較研究:以熱蘭遮、普羅民遮、巴達維亞與安汶市鎮為例 |
建築、荷據時期 |
|
碩士班 |
2020 |
黃美華 |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
醮與境:台南與中臺灣的比較 |
宗教 |
無 |
碩士班 |
2021 |
許語宸 |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碩士班 |
儒儀實踐:西港慶安宮王府禮生在香醮中執行儀式與角色之探討 |
民俗、宗教 |
|
碩士班 |
2021 |
李孟潔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
「做十六歲」:青少年的儀式劇場 |
民俗、人類學 |
|
碩士班 |
2021 |
傅詠暄 |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 |
前臺與後臺,以臺南「鹽分地帶」新知識分子的活動空間為討論中心(1930-1960年代) |
文學、歷史 |
|
碩士班 |
2021 |
黃追日 |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 |
西拉雅族傳統住居文化之研究 A Study of Sirayan Dwelling Culture in Traditional Period |
人類學、建築 |
|
碩士班 |
2021 |
王怡捷 |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 |
外新豐里水域形成與聚落發展關係研究 |
地理、聚落、產業 |
|
碩士班 |
2021 |
邱睦容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班 |
邁向「文明與進步」的死亡:府城喪葬基礎建設研究(1955-1983) |
民俗、區域發展 |
|
博士班 |
2021 |
林韻丰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博士班 |
荷蘭輸出,在地回應:比較視野中的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大員與西印度公司新尼德蘭 |
歷史、考古、荷治時期
|
撰寫中 |
碩士班 |
2022 |
陳冠廷 |
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臺灣文化碩士班 |
臺南三王二佛信仰之研究 |
民俗、宗教 |
撰寫中 |
碩士班 |
2022 |
高孟珠 |
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臺灣文化碩士班 |
化繁為簡-原臺南市區喪服禮制的現代考察 |
民俗、宗教 |
撰寫中 |
碩士班 |
2022 |
盧叔欣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
你的母語不是你的母語:以台南地區及北台灣高中生為例 |
語言 |
https://hdl.handle.net/11296/nx6jqq
|
碩士班 |
2022 |
毛卉嬬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
熱蘭遮城的陶瓷器消費 |
產業經濟、區域發展 |
撰寫中 |
碩士班 |
2022 |
江瑜庭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
日治時期臺南裁縫業的發展 |
產業經濟、區域發展 |
https://hdl.handle.net/11296/r229x3
|
碩士班 |
2022 |
陳薇珊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
日治時期臺南永久兵營規劃 |
空間、區域發展 |
https://hdl.handle.net/11296/6gupwh
|
博士班 |
2022 |
林榮盛 |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 |
近代南臺灣的糖業經營與地方社會:以臺南大內楊家為中心 |
產業經濟、區域發展 |
撰寫中 |
碩士班 |
2023 |
Felicitas Wiji Lestari(董莉) |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
Indonesian Migrant Workers in the Tainan Area: Adaptation to the Linguistic Repertoire in the Multilingual Speech Community |
社會、語言 |
撰寫中 |
碩士班 |
2023 |
Paul Cockrum (柯博恩) |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East Asian Language and Literaltures |
Taiwanese Orthographies and Social Identities (TOSI) |
社會、語言 |
撰寫中 |
博士班 |
2023 |
黃詩媛 |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
以骨骼形態學方法探討臺南三抱竹南遺址牛稠仔文化鎖港期之生業活動與性別分工 |
考古、人類學 |
撰寫中 |
博士班 |
2023 |
蔡旻芝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曾文溪下游傳統洪災地景形成探討 |
空間、生態、民俗 |
https://hdl.handle.net/11296/vyp3p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