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感週末-在地X手作X音樂】~民族樂韻:從傳統到舞台的華麗轉身
活動日期
2025/11/22 14:30~16:00
活動地點
【新化區】新化演藝廳

藝感週末是一場為市民量身打造的藝文活動,串聯「手作體驗」與「音樂欣賞」。為活絡新化演藝廳的大廳空間,活動將橫跨五個週六下午時光,內容包含水彩、縫紉等手作課程,以及吉他、歌唱、弦樂等現場演出,領略藝文世界的奧妙及動人之處。
樂徒室內樂集:
陳姿穎(小提琴):
出生於臺南,陳姿穎曾就讀永福國小音樂班,師事周亮君老師。後赴歐州及美國求學,師承Günter Pichler、Matheos Kariolou、Andreas Janke、Oleg Rylatko及Jody Gatwood教授,以優異成績取得藝術學士及碩士,並以最高榮譽獲得音樂藝術博士。
陳姿穎的演奏足跡遍及歐美,並多年受邀於Berengaria及Kypria國際音樂節演出。除此之外她也多次以獨奏家的身份與樂團協奏演出,合作的音樂家及樂團包括歐美著名指揮家Murry Sidlin,Simeone Tartaglione,Ayis Ioannides,Georg Kugi,巴爾的摩交響樂團小號手Andrew Balio,班傑明羅馬音樂戲劇藝術學院交響樂團和賽普勒斯青年交響樂團等。在求學期間,她累積豐富的樂團演奏經驗,並考取進入蘇黎世愛樂樂團實習。同時她也熱愛與其他音樂家合作並定期舉行室內樂演出。對教學充滿熱忱的她曾任職於美國多所音樂學校,並指導學生於國內外比賽獲獎。學成歸國後,陳姿穎除積極參與講座、室內樂及樂團演出,也繼續從事熱愛的教育工作,並任教於臺南女中音樂班、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新南國小及上華實驗小學。
呂宥葳(小提琴):
高雄人,2022年考取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演奏組和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獨奏組與室內樂組。
多次以小提琴獨奏家身份演奏協奏曲,曾演出韋瓦第四季-冬小提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以及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2020年創立幻特西弦樂四重奏,率領弦樂四重奏全台巡演,表現活躍。於2025年考取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協演團員。
蔡昀熙(中提琴):
新北人,2022年考取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演奏組和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獨奏組與室內樂組,並分別以小提琴與中提琴作為主修。
經常以小提琴、中提琴與樂團演奏協奏曲,曾演出薩拉薩泰流浪者之歌、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以及史塔密茲中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2025年考取長榮交響樂團中提琴特約團員。
朱亞涵(大提琴):
鳳山人。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碩士、臺南科技大學音樂系學士曾師事鄭雅馨、陳迦憫、林敏媛、高炳坤教授。在校期間曾接受過林怡貝、邵欣伶、林允白(violinist)、呂超倫、王磊、陳世霖、Vanessa Young、Orfeo Mandozzi、 Ulf Schade(Trio Achat)、Gary Hoffman、Jerome PINGET(法國國家廣播電台大提琴首席)、Thomas Landshoot、張式明等多位教授大師班及個別指導。
2007 年錄製黃燕忠專輯《萬慧天慧皇國》(第十八屆傳統藝術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臺南應用科技大學協奏曲優勝,演出《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題與變奏曲》。2022年受邀與高市國擔任獨奏演出「楚頌」大提琴協奏曲。 近年積極參與多元劇場演出,結合音樂、光影、舞蹈、戲劇,與俄羅斯劇場大師 Artyom Kim 共同協創《聽海日記》音樂劇、新古典室內樂團「白玫瑰」、「邦卡的七彩布裙」、「極境尋光」。曾參與奇美曼陀鈴樂團、名加大提琴合奏團、慕恩室內樂團等。演奏足跡遍及兩岸、新加坡、日本等地
【講題】民族樂韻:從傳統到舞台的華麗轉身
在音樂的廣闊天地裡,有一片充滿濃郁文化色彩的樂章——民族樂派。這場講座音樂會將帶您穿越時空,走進19世紀至20世紀歐洲音樂家心中那份對故土的深情。透過維也納、法國、捷克、阿根廷、等地的民族旋律與舞曲,我們將探索這些作曲家如何將民間音樂融入古典音樂,創造出屬於他們國家獨具特色的音樂語言。
近幾年來台灣也越來越多作曲家想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音樂,各種民謠改邊與描述台灣風土民情的音樂開始出現,講座的後半段將帶大家欣賞這些我們最為熟悉的音樂。
讓我們一同走進民族樂派的奇幻世界,感受音符中的文化自覺與藝術創新!
活動地點地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