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每月藝文活動

【總爺國際藝術駐村計畫】《京都人行走府城四十五日的凝視——望見臺南鬼神的所在》西垣肇也樹駐村成果展
  • 活動日期
    2025/08/13~2026/01/11
  • 活動時間
    9:00-17:00
  • 聯絡電話
    06-5718123
  • 活動地點
    【麻豆區】總爺藝文中心 google maps
京都人行走府城四十五日的凝視——望見臺南鬼神的所在
京都人行走府城四十五日的凝視——望見臺南鬼神的所在
自古以來,蛇與龍 被視為掌管河川與水域的存在,亦象徵著王權與自然而受到敬畏。在中國,龍比較普遍;而在臺南,曾文溪被稱為「青瞑蛇」,如同一條不受控暴走的盲目巨蛇,不時地引發洪患與改變河道。然而在日治時期,隨著八田與一興建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土壤變得肥沃;曾文水庫與堤防整備,河川終於有效地被人們管理。自此,自然(神)與人類之間的關係也出現了極大的改變。
與此同時,臺灣近代出現一些女鬼的傳說。因被賣身,守節不從被殺的陳守娘,還有遭受背叛,最後在林投樹下自盡的林投姐 ,這些女性因強烈怨懟而形成了怪談。她們不僅令人畏懼,也乘載著眾人的祈念,最終成為鬼神被祀奉。她們的故事都顯示男性的負心,社會讓女人無法由正常的管道申訴,迫使她們訴諸報復以伸張正義。
像這樣的例子,即便不是聖人,無名的凡人也可能被視為鬼神,成為人們信仰的對象。
藝術家試著將這些女鬼的故事與日本的「哥吉拉」對照探討。因核能實驗而產出的哥吉拉,是因爲人類的科學與慾望失控所誕生,亦可稱為現代版「神」之存在。從鎮定鬼神的信仰,與人們顧守核能反應爐失控的態度來看,皆可感受到相同的「畏懼」與「尊敬」。
昔日的我們,敬畏著如同大蛇與龍的大自然,隨著時代變遷,我們開始從人類所創造的事物――技術、報復、冤屈、慾望――看見了鬼神的存在。然而,如丹娜絲颱風般的天災仍時時重創人類,不禁使人聯想到所謂的「龍之暴動」。
如今身處臺南的他,將壯麗的大自然、水利技術、人類文明的流轉、女鬼與哥吉拉一一重疊,試著描繪出一幅屬於當代的鳥瞰圖,呈現這片多重交錯的風景。

活動地點地圖資訊:
最後異動時間:2025-08-06 下午 05:15: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