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活動花絮

✹#臺南文學季.文學實驗室✹ 楊富閔X羅士哲|臺語歌怎麼唸?從語言到文學

文學實驗室倒數第2場!

上週日我們在中西區圖書館迎來了 #楊富閔 老師與 @古意唸歌團 團長 #羅士哲 老師的精采對談,兩位老師都是臺南囡仔,一位來自大內,一位來自安南區,由曾文溪串起他們對於家鄉的共同回憶。

富閔老師以前不曾想過自己會成為寫作的人,楊在大內是大姓,所以整個大內都是自己的舒適圈。從上大學開始,對於臺南的認識好像就停留在18歲,跟著觀光客慢慢撿回來的。小時候最喜歡讀的書《南瀛文化研究叢書》,讓他開始記錄起自己不知道的臺南故事!離開臺南後想要拋開大家族的束縛,便開始寫作,第一次得獎的作品是當時候部落格文學獎《天光的大內》,那是一篇單純的文章,就是把自己對故鄉的所知所感記錄下來,但那也是自己寫作的起點。

士哲老師的經歷也與富閔老師十分相似,小時候也是由阿嬤帶大,大學則到了北部,對於自身的成長環境了解不深,直到長大跟著觀光客重新認識臺南。後來,在社區大學舉辦的田野調查中,開始慢慢了解家鄉的歷史故事,過程中突然發現,原來阿嬤使用的語言多麼的美,臺語與中文用詞與思考邏輯上不一樣,甚至不同地區講出來的話也有差異,現在他只要遇到有趣的、各行各業的術語,希望蒐集起這些有趣的詞彙。透過唸歌,把生活與歷史寫成歌,並傳唱下去。
當天羅老師現場表演的唸歌演出,唱起了安南區的歷史與曾文溪的神話,十分精彩,讓人期待能聽完完整演出!
講座後半,兩位老師則分享,以臺語作為創作媒介的不同面向,

羅老師分享臺語創作上的有趣之處,如有時候因為歌謠或歌仔戲在發音時,需要隨著曲調變化,導致會對於文字解讀出現分歧,也造就了古早的諧音梗!此外,以往唸歌或歌仔戲的詞曲,大多為文人雅士所寫,用詞上和生活用語有所區隔,但歌詞大多是口耳相傳,使得唱歌的人可能不知道自己唱了什麼,聽的人也有所誤會,像是:如:『「若還」沒來,天上有神』便是古人發誓時的常用語,「若還」意思是「若是」,是比較文雅的用語,卻也使得大眾不好理解,往往會把「若還」當作是人名。

富閔老師則分享了他身為一個華文作者,時常被問到:「應該要如何表現出生活中的聲音呢?」,而他給大家的建議是,你可以想像正在為眼前的場景上字幕。每個人的字幕內容都會不太一樣,透過這樣的方法來摸索、掌握聲音。老師也說,文學寫作需要不斷的累積,外在的刺激則能帶來新的靈感。
七個人會上出七種字幕,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經驗、成長環境、語言習慣,這造就了語言轉換為文學時的多樣性,也拓展了我們在看語言、看文學時的審美多元性!

  • 第一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
    • 回上頁